7月4日至6日,為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為目標、“傳承百年薪火,賡續(xù)紅色血脈”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內蒙古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多地調研黨史學習教育團17隊來到了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及青山區(qū),尋訪紅色基地,追溯紅色記憶,感受先輩們保家衛(wèi)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慷慨激昂,開展黨史教育宣講活動,與同學們共同學習二十大精神,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圖為實踐團成員正在觀摩北方兵器城中展出的我國上世紀軍用飛機。通訊員 邢婧 供圖

圖為實踐團全體成員在北方兵器城前的合影。通訊員 邢婧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采訪一位跨越半個世紀的老兵。通訊員 夏盛楠 供圖

圖為薩縣抗日游擊隊活動舊址。通訊員 邢婧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訪談美岱召村村支書。通訊員 邢婧 供圖

圖為學生負責人徐海源在為同學們宣講黨的二十大。通訊員 邢婧 供圖
此次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 ,讓隊員們深刻感悟到 :如今幸福安定的生活,是無數(shù)先輩們浴血奮戰(zhàn)從風雨飄搖中走出來的。在烈士陵園,透過墓碑,跨越時間,仿佛可以看到戰(zhàn)士們堅定無畏的雙眼,王經雨、王老太太還有千千萬萬我們或許不知道名字的他們,都為革命,為祖國,為人民,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隊員們通過參觀革命舊址,深刻感受到了當下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應當銘記歷史,珍惜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生命換來當今的美好生活。當代青年必將接過歷史的接力棒 ,傳承百年薪火,賡續(xù)紅色血脈,堅持不懈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力拼搏 ,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