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河海學子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yè)競爭力,信息學院“電波織夢,網聚未來”實踐團聚焦培養(yǎng)發(fā)展新質生產力急需人才行業(yè),以提高服務國家和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力為目標,8月5日至16日赴國網無錫供電公司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探尋新質生產力的奧秘是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實踐團先后參觀了無錫電網中樞:調控中心、通信和信息中心機房、電動汽車公司、電網智能營業(yè)廳、5G共享基站和220千伏變電站,實地學習無錫電網綠電綠證交易、新能源發(fā)電接入、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分布等綠色能源應用情況,了解下一代通信與信息技術在新質生產中的應用和價值。


實踐團在無錫電網調控中心
實踐團走進寬敞的調度大廳,立刻被調度員面前一排的電腦屏幕和大屏上不斷變化的數字和曲線驚呆了,據介紹8月正是迎峰度夏保電時期,連日高溫在上周四無錫用電負荷沖到了1638.90萬千瓦,今年以來五創(chuàng)歷史新高,較往年歷史最高也增長了6.39%,目前無錫電網整體用電形勢平穩(wěn),電力供應可靠有序,正是有一群沒日沒夜密切跟蹤電網運行動態(tài)、火眼金睛及時發(fā)現電網薄弱的電網調度員們在全力以赴地提升保供能力。當日值班調度員在知道實踐團大部分成員是學的通信專業(yè)后,立馬想起他的師傅就是河海通信專業(yè)畢業(yè)的,師傅的業(yè)務能力還讓他記憶猶新。實踐團從調度員了解了無錫新能源發(fā)電的接入和消納情況后,又去了通信和信息中心機房,看課本上沒有的光傳輸設備、無線通信設備、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和各類配線架等。


實踐團在國家電網無錫電動汽車公司
在國家電網無錫電動汽車公司,實踐團意外碰到公司負責人謝照軍,他也是一位河海師兄,在知道實踐團是來自母校的老師和師弟師妹后,堅持要坐下來聊聊,向實踐團講述無錫市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fā)展和充電樁的建設,作為國家新興產業(yè)之一,也是國家正在推動的綠色能源應用,將會產生非常多就業(yè)崗位,會需要更多的人才去推動產業(yè)發(fā)展,勉勵實踐團找準就業(yè)目標,努力學習。之后實踐團參觀了公司展廳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移動儲能方艙和無錫市車網互動平臺等,學到了一整套端到云的ICT解決方案。


實踐團在電網智能營業(yè)廳
在電網智能營業(yè)廳,實踐團看著科技感滿滿的大廳,門口設有數字客服引導客戶進入各個功能區(qū),其中有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而設立政策宣講區(qū),主要引導企業(yè)如何減碳、如何進行綠電綠證交易;還有智電家庭展示區(qū),主要引導居民安全用電和節(jié)約用電。“你用電,我用心”的服務理念讓實踐團體會到了“人民電業(yè)為人民”深刻內涵。在參觀完營業(yè)廳后,實踐團還向工作人員專門請教了無錫綠電綠證交易情況,為下一步的調查報告收集資料。


實踐團在5G共享基站 實踐團在220千伏變電站
在無錫供電與無錫移動共建的5G基站里,實踐團看到了傳送手機信息的通信裝置,在聽完站點負責人講解后,明白了所謂的無線通信只是對手機這里終端裝置,手機信號傳送經過的基站間通信全部采用光纖通信技術,而5G基站分布密集,耗電量大,是當前需要突破的課題。在220千伏變電站,實踐團首次戴安全帽,在接受工作人員檢查合格并被告知安全注意事項后,才被允許進站參觀,通過認識三層樓高且噪音大的變壓器,門形柱子的終端塔、110千伏GIS、10千伏開關、二次控制等,全面了解電力輸送在變電站的變換過程。
通過參觀學習和調研,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對既懂電力又懂信息通信的技術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明晰了成為“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的成長路徑。實踐團在錫實踐期間
,為深入了解綠電綠證發(fā)展的現狀及趨勢,采訪了國網無錫供電公司綠色能源應用負責人,向國網無錫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詳細了解綠電綠證交易情況,還與無錫市有關部門和重點綠電綠證消費企業(yè)作了溝通、咨詢,為形成有關調研報告收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