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至7月4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系“弘揚紅色紡織精神,賦能鄉(xiāng)村振興新形態(tài)”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烈士陵園和中共江北特委紀念園,開展了一系列意義深遠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望,更是一場精神的洗禮,旨在使年輕一代更加深刻地銘記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
7月2日,實踐團隊一行抵達南通市通州區(qū)烈士陵園。陵園內(nèi)蒼松翠柏,莊嚴肅穆,中央矗立的紀念碑在晨光中更顯巍峨。團隊成員整齊列隊,面向紀念碑默哀致敬,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隨后,他們步入革命烈士紀念館,通過珍貴的歷史圖片和烈士遺物,聆聽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和英烈們的英勇事跡。無數(shù)年輕戰(zhàn)士無畏生死、沖鋒陷陣的壯舉,使團隊成員深受震撼,紛紛表示要珍惜當下,向革命先輩們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章一多觀看記載事跡的碑文,張煜供圖)
團隊成員章一多在參觀后感慨地說“當我看到紀念館中陳列的英烈們的遺物和事跡記載時,我的心仿佛被攥緊一般,更是心生感悟,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先輩們的付出,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向革命先輩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與意志,珍惜當下,這樣才算對得起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

(圖為團隊成員張煜參觀了解南通縣委黨組織發(fā)展情況,章一多供圖)
7月4日,實踐團隊轉(zhuǎn)戰(zhàn)中共江北特委紀念園。園中央的宏偉雕塑和環(huán)繞紀念碑的紅色長廊,生動展現(xiàn)了江北特委的歷史發(fā)展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團隊成員們仔細聆聽講解,深入了解江北特委的奮斗歷程,對革命先烈的無畏犧牲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在離開時,實踐團團長李紅杰代表實踐團向一座特殊的雕像默哀致敬,以此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敬仰和懷念。

(圖為團隊成員李紅杰致敬先烈雕塑,章一多供圖)
實踐活動結(jié)束,團隊成員顧一航表示:“紅色遺跡,作為中國革命歷史的璀璨瑰寶,不僅是過往英勇歲月的見證者,更是中華民族對黨和國家輝煌歷程的深刻記憶載體。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著歷史的重任,應當倍加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要勇立潮頭,不懈奮斗,以實際行動為祖國的建設(shè)與發(fā)展貢獻青春力量,使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